当前位置:首页 > 国际 > 正文

特斯拉FSD入华掀起智驾"鲶鱼效应",本土军团严阵以待

  • 国际
  • 2025-02-25 16:32:04
  • 6

  2025年2月25日,特斯拉以软件版本2024.45.32.12的OTA升级,悄然将城市道路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推向中国市场。这场被业内称为“突然袭击”的发布,标志着历经五年等待的FSD(完全自动驾驶)功能正式入华。

  更新后的系统新增四大核心功能:匝道/路口自动驶出、交通灯识别转向、智能变道及无导航自主选道。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特斯拉官方仍将其定义为Autopilot升级,但功能清单与北美FSD高度重合,且仅限订阅6.4万元FSD服务的AI4.0硬件车型使用。

  技术困局下的“视频练兵”

  面对中美数据跨境限制,特斯拉选择独特解决方案:通过互联网抓取中国道路视频进行模拟训练。马斯克坦言,中国公交车道规则(分时段禁行)成为最大挑战,误闯即罚的严苛规定让系统需精准识别时间标识。这种“隔空训练”模式,与比亚迪日均7200万公里真实路测数据形成鲜明对比。

  本土军团的防御矩阵

  华为的“安全牌”:余承东多次实测FSD后指出其“上限高下限低”的特性,强调华为ADS3.0已实现车位到车位全自动驾驶,并通过车路协同提升安全性。

  比亚迪的“人海战术”:王传福将高阶智驾下探至7.88万元车型,21款新车同步搭载“天神之眼”系统,以440万智驾车型构建数据护城河。

  新势力的技术突围:小鹏计划2025年实现类L4体验,理想瞄准L3级每千公里接管一次,小米SU7则首创端到端大模型自动泊车。

  行业格局重构进行时

  地平线余凯预判,2025年将成为智驾“脱手开”元年。特斯拉入局加速行业分化:头部企业凭借端到端技术持续领跑,华为ADS3.0订单占比超70%;腰部玩家转向供应商合作;合资品牌恐退守辅助驾驶市场。这场变革或将复刻2020年Model3国产引发的电动化浪潮,推动智能化渗透率从不足10%向50%跃进。

  终极拷问:数据VS算法

  当特斯拉的“纯视觉信仰”遭遇中国复杂路况,真正的试金石在于本土化适配能力。能否精准识别潮汐车道、应对加塞车队、完成狭窄巷道会车,将决定其6.4万元订阅费的市场接受度。正如行业专家所言,这场较量不仅是技术路线的比拼,更是对车路云协同发展模式的现实检验。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