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正文

这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是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

  • 生活
  • 2025-01-26 15:01:05
  • 16

  1月25日,广东公布2024年经济数据。

  看总量,2024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633.81亿元,率先成为全国首个14万亿省份,已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。

  看增速,全年GDP同比增长3.5%,比前三季度回升0.1个百分点。单从增速来看,当前广东经济回升向好的确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。

这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是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

  不过,在这两个大的指标背后,一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更加值得关注:2024年,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8.2%,而工业投资增长6.7%,占全部投资比重37.2%,创2007年以来新高。

  这“一升一降”间,藏着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!

  工业投资创下两个“新高”

 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的同时,工业投资占比却创下新高。这一组对比背后,信息量很大。

  透过“降”的一面,我们可以更好理解为什么过去一年,广东的经济增速不及预期。

  当前,全国楼市仍处在深度调整期,楼市震荡的直接结果是商品房销售面积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双双下降,房企信心不足、不敢轻易“拿地”,又导致土地市场遇冷,并影响地方财政。

 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房地产占广东经济比重较高,且产业结构与房地产关联紧密,受楼市下行的影响比其他经济大省也就更为直接。以经济大市佛山为例,其传统支柱产业包括建材陶瓷、家电家具等,也会因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受到明显冲击。

  当然,虽然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,但相关指标降幅已经有所收窄:2024年全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比2024年前三季度收窄5.6个百分点,降幅连续9个月收窄;到位资金降幅连续6个月收窄。这表明一揽子增量政策对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起到了积极作用。

  而透过“升”的一面,我们可以看到,广东尽管面临严峻挑战和重重困难,但并没有自乱阵脚,反而顺势而为,主动加速调整产业结构。

  过去一年,广东工业投资增长6.7%,超1.5万亿元的规模创下历史新高;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比2023年提高了3.9个百分点,达到37.2%,创2007年以来新高。

这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是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

  2024年,广东的工业、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投资比重分别为37.2%、29.4%、26.4%,工业投资成为占比最大的部分。

  回看2018年,广东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一度达到40.9%,在2019年和202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还分别同比增长了10.0%和9.2%。直至2023年,工业投资的占比才终于超过房地产投资。

  从去年的两个“新高”和投资占比的变化不难看出,广东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本、坚持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已经初见成效,实体经济的支撑得到了进一步增强。

  在各地拼实体经济、拼工业的当下,这是广东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。

  广东工业经济企稳的底气

  广东的工业投资是如何一步步超越房地产开发投资的?把工业投资及相关指标“打开”来看,我们可以收获更大信息量。

  广东省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,广东制造业投资增长7.4%。新动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,高技术制造业、先进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8.7%、10.0%。

  这组数据说明,近几年来,在“制造业当家”的带动下,大量的资金开始从房地产等领域撤出,投入到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。

这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是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

  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。过去一年,龙头企业华为的表现极为亮眼,第四季度华为手机重夺国内市场份额第一。与这一产业密切相关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.3%,增速达到了两位数的水平。

  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正在全省各地掀起一股设备更新热潮。

  过去一年,广东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8.5%,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.1个百分点。其中工业设备更新投资增长17.9%,增速创9年来新高。去年前11月,东莞、中山、珠海等地市的工业技改投资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。

  大量“真金白银”投入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,也侧面体现出,尽管顶着困难和挑战,广东的企业家们依然对未来发展信心坚定,他们增加在制造领域的投资,这正是他们对广东经济投下的信任票。这也是广东经济将继续企稳的底气。

 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初步摸查的数据显示,全省14个重点行业设备更新需求总量近30万台(套);20个领域近500家重点装备制造企业可以对数控机床、机器人等进行有效供给;工业领域贷款需求项目超过800个,贷款需求资金额超1000亿元。

  今年,广东还将安排32亿元,综合运用各类技改支持政策,实施工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四大重点行动,以“更新”促“焕新”,让“制造”变“智造”。

  投资结构优化背后的广东向“新”力

  经济数据是表象,更重要的是透过表象看本质。工业投资的增长和投资结构的优化,不约而同指向一组关键词——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  不久前公布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今年要巩固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
  广东的工业经济向来是个“大块头”,工业规模约占全国1/8,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达到7.39万家,居全国第一。与此同时,广东现有的8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中就有食品、纺织等传统产业。

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,并不意味着全盘淘汰传统产业,而是要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推动工业企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转型,从而实现“老树发新芽”,培育新质生产力。

这组数据的“一升一降”,是读懂广东经济的关键密码

  此前,广东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的意见,支持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,每年推动9000家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。这一系列举措的成效体现在经济数据上,就表现为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的增长。

 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超1.5万亿元“大手笔”的工业投资,成效正逐渐显现。

  过去一年,广东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,新质生产力活力迸发。先进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.6%、10.2%,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高2.4个、6.0个百分点,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7.1%和32.0%。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智能手机、集成电路、光电子器件等高技术产品产量,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,产量均居全国前列。

  新的一年,动力与压力同在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不久前,广东省两会上公布了今年的发展目标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%左右。

  锚定发展目标,广东拼工业“向新”,定能激发更大发展潜力。

  (记者 黄叙浩 黄应来)

有话要说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