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汽车 > 正文

如何理解货币政策“适度宽松”定调?

  • 汽车
  • 2025-01-10 18:01:03
  • 17

  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“大水漫灌”甚至“零利率”。

如何理解货币政策“适度宽松”定调?

  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“适度宽松”,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有更多的憧憬。近一段时间,利率过快下行、对降息幅度的定价,或隐含着市场对货币政策“适度宽松”的片面理解。

  应该符合正确理解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?近期,不少分析人士指出,2025年货币政策宽松也有“度”,“适度”不仅包括适时降息降准,也包括多种政策工具呵护流动性。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节奏可能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应对。

  首先,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可能是对过去三年货币政策的总结。2020年以来,货币政策多次降息降准,有效带动了实体融资成本下降。

 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分析,从数量指标来看,除2021年受疫情基数影响外,社融和M2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。

  其次,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,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:“我国货币政策的立场是支持性的,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”。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发生变化,政策具有延续性。

  另外,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节奏可能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应对。综合市场分析来看,2025年降准降息仍然可期,节奏上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内外部约束。

  平安证券分析,一方面,银行净息差可能主要影响降息;另一方面,汇率可能影响降息和降准。2024年4季度的货币政策例会央行对汇率的表态较为坚决,而从外围环境来看,美元指数创年内新高,外围金融市场波动显著增大,国内政策也要维持灵活应对。

 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认为,“适度”指向在执行手段上,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不仅需要降息降准,也需要多种结构性政策工具共同搭配协同。

  2024年以来新增设的政策工具,为创设更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提供了更好的操作基础,在传统的降息降准之外,不断充实完善的货币政策工具箱,形成货币政策的“组合拳”,极大提高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有效性,而且增强了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、资本市场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同性。

  东吴证券认为,2025年货币政策“适度宽松”的“度”也体现为多种政策工具并行,新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、存量的结构性工具与传统的降息降准操作一起,引导和激励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转型优化。

  综合来看,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意味着2025年合理的货币供应量、保持低位的利率水平以及宽松的融资环境等,通过增加市场流动性、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,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,

  东吴证券在研究报告中强调,“适度宽松”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“大水漫灌”甚至“零利率”,良好的金融环境需要保持适宜的利率水平,但利率并不是越低越好,降息也有一个“度”的考量,即是要保持利率水平与经济形势动态适配,2024年至2025年实际经济增长仍然维持5.0%增速水平的情况下,适宜适度的降息可以通过激发市场融资需求和经济活动,带动增长预期和通胀预期回升,但是如果脱离“适宜”的要求,利率过低反而会产生“资源错配”和“脱实向虚”等负面影响,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正常的货币政策,脱离中国经济形势的过度降息降准反而会损害经济增长前景。

  整体来看,市场分析建议投资者客观看待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”。近期,市场波动也开始增大,在12月利率快速下行以后,1月以来短端利率已经有所回调,需关注债市行为同质化背后可能隐含的市场风险。

有话要说...